同治九年
近現代及古代書畫
紙本33×17.7cm
《晉省德源式記票號票結算清單手札》精裝一冊 2025年臺灣馳翰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9016
預估 NT: 30,000~60,000
CN: 0~0
HK: 0~0
"《晉省德源成記票號結算手札》一冊山西票號、錢莊在我國財政歷史上,曾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各期各家各式的票號帳本、錢票鈔紙等屢見拍場,但票號從設立到結算過程的完整文獻史料,卻十分稀見。本拍品為罕見晉省德源成記的結算手札,記錄了「從同治六年正月起至九年二月底止今將一切帳目現存開列於後」。從文獻內容可一窺晉省票號巔峰時期的設立本金、獲利情形、與分配模式等等重要一手史料。中國票號發端於清道光間,後因太平軍亂,各行省和海關徵收的銀錢能運往京師的已不及二成,因此在朝廷無可奈何的默許下,造就了非官方性質票號、錢莊的興盛。當時至少在山西,許多票號的成立與運作,並非如今日所認知的金融體系模式。當時的設立資本,並不需要很大,只要能開辦就能有存款與利錢周轉可供運作,不像今日的最低資本額與提存準備金的要求。另一方面,專業經理人即大掌櫃等可分得的利潤甚為豐後,比例遠高於現在類似技術股的概念。因此許多有能力、人脈與知名的大掌櫃,也並不希望東家出資(銀股)過大,而稀釋經營者(身股)的分利比例。這些規則制度,雖見於許多討論晉商銀號錢莊的文章中,但多無一手文獻資料佐證。由本文獻資料可看出,設立資金1500兩即足,三年間口除本金獲利可達54%。而獲利是由出資東家、經理人各分得一半。"